教学方法 | PBL教学模式详细解读

项目式学习(简称 PBL),通过达成项目目标来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当前国际教育创新的一个热点话题,PBL在国内教育界风靡。
基于国内外地项目式学习实践,我们可以从中分析这种学习方式是基于什么样的理论?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有何与众不同之处?
图片[1]-教学方法 | PBL教学模式详细解读-
理论基础

项目式学习把学习置于真实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协作交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问题背后的知识,形成问题解决的技能,并发展综合能力。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主要代表人物有皮亚杰、 维果茨基等,它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用一句话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学生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刺激,而要在学习过程中去探索、去发现,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要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帮助与促进学生建构意义。
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带着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解决实际问题和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原有的知识得到重组和改造,形成新知识,而教师更多的是提供脚手架,帮助学生将知识进行重构,生成有意义的知识体系。
 

2. 实用主义理论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是一种产生于实用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教育理论,19 世纪末出现于美国。

 

美国哲学家、教育家约翰 •杜威是其倡导者和最主要的代表。杜威基于经验主义哲学对教育本质进行了论述,可以概括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三个方面。
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批判传统教育理论不顾儿童个性特点和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批判传统教育理论把重心放在教师和教科书上,强调教育中的学生、经验与活动三大因素,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课程、做中学为特色,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探索和发现。这些内容在项目式学习中都得到了体现。
美国巴克教育研究所将PBL项目式学习定义为:“一套系统的教学方法,它是对复杂、真实问题的探究过程,也是精心设计项目作品、规划和实施项目任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项目式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动力导向,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最终完成项目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以驱动性问题为起点展开研究,确定项目研究目标,规划设计项目研究方案,小组协作实施,在实施中合作解决相关难题,完成项目并且展示与汇报。项目式学习是对复杂、真实问题的探究过程,也是精心设计项目作品,规划和实施项目任务的过程。

在美国,致力于推广项目式学习三十余年的研究机构 PBLWorks(原巴克教育研究所,Buck Institute for Education,BIE)提出了项目式学习的七条黄金评价标准,这也是项目式学习的七个必要的要素。在黄金标准中,项目的重点是使学生获得关键知识与成功的技能。

第一,一个有挑战性的问题。项目始于基于学生的实际水平,有挑战性地解决 或回答一个有意义的真实的问题。
第二,持续调查。学生参与一个严格的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寻找资源,并应用信息。
第三,真实性。项目涉及现实世界的背景、任务和工具、质量标准或影响,或者项目涉及学生生活中的个人关切、兴趣和问题。学生要做与他们的生活或未来相关的项目,从真实问题出发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四,学生的声音和选择。学生对项目做出一些决定,包括他们如何工作和创造什么,并以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想法。
第五,反思。学生和教师反思学习、探究和项目活动的有效性、学生工作的质量、出现的障碍和克服这些障碍的策略。
第六,批判性和修正。学生对反思结果进行反馈与应用,以改进他们的研究过程和产品。
第七,公共产品。学生要有最后的成果展示。学生通过与课堂以外的人分享、解释或展示,使他们的项目工作公开。
这几条标准围绕着学科的基本原理、重点知识及核心技能,项目式学习开始于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驱动问题,其特征之一是真实性;在开展过程中,学生的声音和选择得到充分的尊重;对于最终产生的公共产品,学生之间、教师要对其进行评价,并促进产品的修改;最终要对整个项目进行反思,促进项目改进。
主要特点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基于真实情境的系统性的学习和研究活动,通过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与主动研究解决问题,使学生从传统的学科性学习走向综合性学习,有效的项目式学习对学生和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整合学习内容与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项目式学习的强大功能在于能够使教师统合多种学习目标,不但包括课程内容的学习,还包括具体技能和思维习惯的养成
美国巴克教育研究所著的《项目学习教师指南——21 世纪的中学教学法》一书中提出了知识时代必备的 7C 技能,这也是项目式学习中需要的以及要培养的技能:
(1)关键的思维能力与行动能力(Critical Thinking-and-doing)——解决问题、对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管理项目(能够设计出合适的方案和行动计划,能够执行计划并监控过程、评估结果;也能够随着环境的变化对方案进行持续改进)等;
(2)创造力(Creativity)——创造新知识、设计最佳解决方案、艺术化的表述和讲故事能力等;
(3)团队协作(Collaboration)——合作、彼此协调、互相支持、彼此忍让、达成共识、团队建设等;
(4)跨文化理解(Cross-Cultural Understanding)——跨种族、跨知识背景、跨组织文化的理解能力;
(5)沟通能力(Communication)——整理要沟通的消息、有效地运用媒体工具;
(6)信息技术的掌握(Computing)——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知识管理;
(7)自主规划职业和自主学习能力(Career and Learning Self-Reliance)——管理变化、终身学习、职业定位关键的思维能力与行动能力。
2. 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合作学习与个性化学习
项目式学习中“学”的本质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是自己学习的决策者,学生直接参与学习过程:从收集信息、制订计划、选择方案、实现目标、反馈信息到评价成果,通过问题的解决和任务的完成,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
团队协作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在项目式学习中,合作学习是必要的,也是重要手段。在以个体为主的独立学习和独立思考的前提下,项目式学习要求团队成员取长补短,在互相帮助和共同分享中完成多样化的学习,为了共同的目标协同努力,既分享自己的智慧,贡献自己独立学习的所得,又能在合作中汲取营养,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知识建构。
项目式学习也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项目式学习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特长,只有当学习的话题、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兴趣点相契合,才能促进真实学习的发生。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尝试,这有利于学生发挥特长,有助于培养每个学生的责任感与协作精神、使其体验到个人与集体共同成长的快乐。
3. 以教师为辅助,重在发掘和调动学生的潜力
在项目式学习中,教师的角色是多重的,在项目过程会有不同的角色:领导、管理者、教练、观察者、促进者。教师最重要的是能够发掘和调动学生的互动和潜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教师应能科学地设计项目,帮助学生创建或调整一个项目,设计项目时要允许学生有选择的自由,同时要确保项目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把项目式学习贯穿在教学活动的全程,确保学生能参与到学科的核心概念与原理的学习中,确保项目活动本身就是教学的中心。
教师要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架,与学生一起参与学习和创造,判断学生在项目研究过程中的不同需求,能使用各种课程、工具和教学策略来支持所有学生实现项目目标。

 

教师也要参与到项目管理中,与学生一起组织任务和时间表,设置检查点和截止日期,找到和使用资源,创建产品并将其公之于众,还能采用基于表现的评价方法评估学生的学习,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自学能力、管理能力、合作精神等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总结自己的体验;鼓励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评价,促进对教学目标、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反思。

教师也要帮助建设有利于项目式学习的文化氛围,促进学生的协作交流,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共同体。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2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